|
强化高校顶层设计 培养中医药高层次创新人才人才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第一资源、根本基础、核心力量,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是对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顺应世界医学教育趋势、面向信息化时代发展进程的重大课题。中医药高等教育院校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如何面向国家战略和人民幸福福祉,构建符合中医药特色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队伍和平台,培养德才兼备、仁心仁术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是实现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关键。 2021年,上海发布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本市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充分发挥上海中医药教育改革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优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设置了包括加强中医药学科专业建设、推动中医学长学制教育改革、探索院校教育和现代师承教育相结合新模式、建设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高地等16个方面内容。 2021年底,上海获批成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单位,再次把特色人才培养作为“构建‘规划引领、内涵导向、系统评价、多元激励、提升能级’五位一体的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链”的重要环节。 2022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聚焦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体制机制改革提出系列政策措施。这进一步推动了上海深入探究中医药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驱动力和着力点。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指出,“中医药教育需要顺势而上,通过建立‘大专业、大学科’的新形态,使中医药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推动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不断发展。通过培养中医药特色创新人才,使中医药在活态传承中实现现代化创新,让‘中’味更浓,‘医’效更好。” 与此同时,上海中医药大学也把“构建面向未来的中医药教育多元、开放、包容的新格局”纳入“双一流”建设蓝图中,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建设方向。 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全国最早开办中医学长学制专业的院校之一,率先与“985”综合性大学合作,整合人文、自然等多学科教育资源优势形成多维人才培养特色,也是现今全国中医药大学中唯一坚持长学制学生本科前两年在综合性大学就读的院校。此项改革举措的设计者、国医大师严世芸认为,“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仰观天文,俯察地纪,中悉人事’,是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价值的融合统一。如果将以整体观、系统论为特色的中医学割裂为各个知识模块,学生囿于狭小的知识藩篱,学文而不知医,学医而不知药,学药而不知方,无法完整把握中医药的精粹,传统的‘六经之旨’与‘当世之务’之间缺少紧密结合,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动力”。 所以,学校在开放办学的过程中,一方面继续强化“文化涵养、思维养成、健全人格”的通识教育体系,实现道德修养与中医思维并育、人文素质与专业能力相融;一方面在突出“强素养、读经典、学各家、跟名师、做临床”的同时,对接中医药现代化要求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目标,整合优化传统课程、建设新兴交叉学科课程,通过选修、辅修、科创等形式打通跨学科学习和实践的“立交桥”,提升人才知识结构的多元组合效应。 一系列体现“大健康”理念的多学科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的理念和雏形。正如学校党委书记曹锡康指出的,“只有在院校教育阶段筑牢学生发展的根基,培植多学科交融和个性化发展的‘优质土壤’,才能解决中医药人才传承创新后劲不足的问题”。 为了持续优化多学科引入人才培养的机制建设,2016年起,上海中医药大学整合资源,成立了面向基础前沿领域的交叉科学研究院、面向文化引领的科技人文研究院,形成开放性、跨学科科研教学大平台。2018年起,学校整合附属医院临床学科特色,围绕中医临床诊疗思维、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技术、针灸推拿康复技能等内容,建立特色临床技能培训和评价中心,形成医教协同、理论技能一体化、师生培训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大平台。2019年依托张江高科技园区、中国医药城和知名企业等产教研融合基地,建立服务医工结合人才培养的“中医人工智能学院”,跨出了医工结合的第一步,并率先在全国新办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两个新专业,获批教育部第一批、第二批“新工科”项目。 2020年,学校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本博连读联合教育学院”,新办“屠呦呦班”,依托京沪及全国名医名师工作室形成“大师+团队”全程师承教育的新思路,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的未来医学科学家的培养规律。同时,与交通大学医学院成立“中西医结合汇聚创新研究院”,创建高校内的中西医结合虚实结合的研究高地。研究院负责人、上海市政府参事、副校长陈红专指出,“我们瞄准的都是具有顶尖优势的国内外公认的中西医领域诊疗规范和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致力于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释放‘新活力’,在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上开创‘新局面’。” 加强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是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健康产业能级提升的关键所在。学校在“十四五”发展规划和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方案中,把“推进以中医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康复产业学院、中药产业学院、公共卫生实训示范基地、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为代表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作为重点工作。 学校与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广泛的人才培养网络,探索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课程定制机制,形成《互联网医疗与大数据》《交叉医学导论》《中药商品学和国际标准》等特色选修课程群;同时打破资源壁垒,充分利用企业的专业研发团队,共建联合教研室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形成“知识构建—场所实践—研发设计—实证应用”四位一体的“2+2”教学模式,解决产业研发与专业教学的脱节问题。 徐建光亲自领衔康复产业学院的建设工作,他表示,“要把人才培养的红利以及科学研究成果更进一步地体现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大命题上,实现研究有梯队、诊疗有规范、产业有方向、创新人才有归属,构建起协同开放、创新发展的中医特色人才培养大格局。”康复产业学院以康复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依托,与同济大学、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超算中心等校、院、企深入合作,围绕新型康复产业人才培养和中医智能康复产品开发,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2021年获批上海市首批重点现代产业学院。 高校是中医药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统一连续体。《2017年上海市中医药工作要点》明确,建设国家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落实委市合作协议,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建设主体,按照医教融合的要求开展国家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致力于服务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现代师承教育与文化传播相融合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平台“优才学院”,就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理念更新与模式构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优才学院”的成立,一方面充分利用高校学科荟萃、人才集聚的资源优势,为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在大学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沃土中,通过建立师生、生生“学习共同体”的方式,突破以往师承模式中“单兵作战”的视野局限,真正培养出素质全面、富有个性、人格平衡的人才。 2018年4月起,“优才学院”承办了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强素养”培训班)、第三批上海市领军人才培训班和第一批中医药外向型优秀骨干人才培养项目。特别是优才班,通过每期100人集中进行为期6周的学习,对接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医药人才传承规律,构建“医德并修,医文融合,医儒兼通”的培养新模式,为全国中医临床和基础优秀人才提升理论觉悟、夯实人文底蕴、开拓艺术视野、强化综合能力提供良好的学习“特区”,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优才学院”特聘顾问、“岐黄学者”刘红宁对此深有感触,“营造中医药人才发展良好环境,形成从卓越中医生培养—中青年骨干—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的特色培养路径和整体保障机制,才能切实提升育人实效,推动中医药人才快速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的根基,需要高校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整体布局,做到统筹兼顾,特别是有效发挥高水平学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体系,才能为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文章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