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法养生 全神养真中医治病疗疾、养生康复不仅有中药内服的方法,也有针刺、艾灸、推拿、拔罐、刮痧、浸浴、中药外治以及食疗药膳等方法。《素问·刺法论》指出:“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意思是说,针刺的方法,可通过毫针等器具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起到保全精神、调养真气的作用。由于精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真气、肾气与人体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因此,精气、肾气得以充盛,精神意识、情志表现、思维活动等“神”得到调护,精气神都充沛了,各自发挥其重要的功能作用,疾病就可以痊愈,身体自然安康。可见刺法不是单为治病而设的,亦可用于养生保健。以下介绍刺法的保健作用与保健刺法的应用。 刺法为何能养生疏通经络,和调虚实刺法的作用主要在于疏通经络,使气血流畅。《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如果机体某一局部的气血运行不利,刺法即可激发经气,促其畅达。所以,刺法的作用首先在于“通”。经络通畅无阻,机体各部之间才能密切联系,共同完成新陈代谢活动,人才能健康长寿。 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随时都在进行着,刺法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纠正这种偏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泻得宜,可使弱者变强,盛者平和,以确保身体健康。清代潘伟如《卫生要求》即谓:“人之脏腑经络血气肌肉,日有不慎,外邪干之则病。古之人以针灸为本……所以利关节和气血,使速去邪,邪去而正自复,正复而病自愈。” 平衡阴阳,强身防病阴阳和谐是人体健康的关键。刺法可疏通经络使机体内外交通、营卫周流、阴阳和谐。如此新陈代谢身体自然会健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即可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晋代医家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强调“用针之要,无忘养神”“用针之要,在于知调。调阴与阳,精气乃充,合形与气,使神内藏”。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某些穴位可以提高机体新陈代谢能力和抗病能力。如针刺足三里穴后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吞噬功能加强,对机体抗病防卫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可见刺法确实具有强身防病、益寿延年的保健作用。 大众如何用刺法养生针刺法使用的是医疗专用的毫针,只有专业中医师能够使用,普通民众难以掌握。因此普通民众想要应用刺法以养生保健时,可以使用指针保健法,亦可起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辅助治疗康复的作用。此外还可采用火柴棍点刺、王不留行籽贴耳穴等安全有效、简单易学的方法。 指针保健法即以手指代替毫针,按压、切掐或揉按相关经络穴位以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方法,又称为指压疗法、点穴疗法。 指针在使用时,要选用不同的手法,常用的有四种:一是掐,即拇指指甲在穴位上向下切掐;二是点,即手指垂直地着力于穴位上;三是按,即食指或拇指指头按在腧穴上不动,着力向下加压;四是揉,即食指或拇指或手掌放在穴位上徐徐地来回揉动。以下具体介绍几种常见病的指针保健法。 情绪忧郁、失眠多梦选灵台穴;或选双侧神门、太溪、太冲穴。灵台穴在人体背部后正中线上,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处。轻轻按压灵台,每次5~8分钟,临睡前按1次。 神门穴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冲穴在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按压或揉按以上3穴,每穴5分钟,早晚各l次。 精神紧张、偏头痛选双侧风池穴。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指压振颤风池,频率为每分钟300次,按压振颤2分钟,间隔1分钟,反复5次,全程达15分钟,每日l次。 手指酸痛(“鼠标手”)选鱼际穴。鱼际穴位于手拇指本节即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点按揉掐鱼际,每次5~8分钟,每日2~3次。 习惯性便秘选双侧足三里、天枢、中脘穴。足三里穴,位于膝盖骨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处。天枢穴,位于脐旁两寸,肚脐向左右各三指宽处。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或揉按3穴,每穴3~5分钟,早晚各l次。 痛经、月经不调选中极、三阴交、血海、足三里、梁丘穴。中极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脐下四寸处,或耻骨和肚脐连线五等分,由下向上1/5处。按揉中极,每次5~8分钟,每日2~3次。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处。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梁丘穴位于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按压或揉按以上4穴,每穴3~5分钟,每日l~2次。 文章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