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养肝 你做对了吗?《黄帝内经》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春季是一个发陈出新、生机勃发的季节,合五行属木,应五脏属肝。张景岳有言“春应肝而养生”,表明春季正是养肝的好时节。《本草纲目》云:“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意思是春天应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甘味食物,以养脾胃之气。 那么,不同体质的人群在饮食养肝方面有什么不同?春季养肝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下面详细谈谈。 肝的特性 要想养肝,首先要了解一下肝的特性。肝为五脏之一,居于中焦,属厥阴之脏,在四季应春天,在五位应东方,在五行属木,在五味为酸,在志为怒,在六气为风,在五体属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与胆互为表里。由于肝应春,属木,所以肝的特性是喜条达而恶抑郁。肝的主要功能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主藏血,主藏魂。血濡养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血的运行归心所主,但调节血的功能则归于肝,人活动时通过肝把血运送到需要的地方,人静卧时则把血藏在肝脏贮存起来备用。若肝血充足则五脏得养,心神宁静,睡眠安稳。肝血不足则失眠多梦,筋脉挛缩,爪甲枯槁,双目无神。 二是主疏泄。由于肝气主升主动,故可使气的运行通而不滞。除了调畅气机,肝还具有调畅情志的功能,对人的情绪心理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人就心平气和;疏泄能力下降,人就容易抑郁焦虑、急躁发怒、遇事紧张不安,甚至引起月经不调、乳房结节等。 三是调节脾胃消化功能。肝属木,脾属土。脾主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如肝木克脾土,则可导致脾胃气机郁滞,运化失常,内生湿浊。 分型调养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生活工作方式有别、性情习惯各有特点,导致肝的功能状态不同,所以养肝的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根据临床观察,常见肝血不足、肝郁气滞、肝火亢盛、肝脾不调四种类型,故饮食养肝可以从养血柔肝、辛散疏肝、酸收敛肝、疏肝健脾入手。 肝血不足宜养血柔肝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肝藏血舍魂,肝血足而濡养筋、爪、目等,不足则出现肢体麻木、视物不清、爪甲干枯易断、月经迟滞;魂不藏则心悸易惊、思虑恐惧、失眠多梦等。故此类人群当养血柔肝,可食用猪肝、羊肝、鸡肝、鸭血、菠菜、当归、枸杞、红枣、桂圆等食物以养肝血,安魂魄。 食疗举例:猪肝绿豆粥。 材料:新鲜猪肝80g,枸杞子20g,绿豆50g,粳米80g,食盐适量。 做法:先将绿豆、粳米洗净同煮,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慢熬,八成熟之后,再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以及枸杞子放入锅中同煮,煮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肝养血、清热明目。适合肝血不足症见失眠多梦、心悸惊恐、手足麻木、爪甲干、视物模糊者。 肝气郁结宜辛散疏肝 肝主疏泄气机,调畅情志。素体肝气不足,或者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失于疏泄,升发不及,可出现胁肋胀痛、咽部异物感、乳房胀痛等表现。这类人群适食辛以助肝气升发,常见的辛味食物有韭菜、葱、香椿等,中药疏肝常借助柴胡、枳壳、青皮、木香、香附、佛手等行气解郁。 食疗举例:麦芽青皮饮。 材料:麦芽10g,佛手10g,青皮10g。 做法:将麦芽、佛手、青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健脾。适合肝郁气滞症见两肋胀痛、乳房胀痛、食积不化者。 肝火旺盛宜酸收敛肝 春日阳气生发,素体肝火旺的人,常因情绪、饮食等调摄不当引动肝火,出现面红目赤、头胀头痛、烦躁易怒、失眠、口干口苦等症状。易出现此类症状的人群可在平日适当食酸以敛收肝气,常见的酸味食物如酸豆角、话梅、西红柿、柠檬水等,也可在做菜的时候放些醋,还可以用酸味的中药材如五味子、山楂、酸枣仁煲汤以养肝气。若肝火旺盛症状明显,则可选用清泻肝火的药物。 食疗举例:决明子菊花粥。 材料:决明子10~15g,白菊花10g,粳米100g,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决明子放入锅内,炒至微有香气时取出,待冷后与白菊花同煮,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加适量冰糖,煮沸即可。 功效:清泻肝火,明目通便。适用于肝火旺盛症见急躁易怒、目赤肿痛、视物昏花、头痛眩晕、便秘者。 肝脾不调宜疏肝健脾 肝遇春而旺,若遇脾土本虚的体质,则旺盛的肝气乘机克伐脾土,导致脾胃运化不良,出现脘痞纳差、腹胀便溏等表现。肝气疏泄正常可防止脾土壅滞,消化不良。《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脾土旺则不被肝所乘克。可用黄芪、党参、山药、大枣等甘味中药材以健脾养胃,适当配合一些具疏肝理气的食物或药物,如佛手、橘子、枳壳之类。 食疗举例:佛手茯苓瘦肉煲。 材料:佛手10g,茯苓25g,山药20g,陈皮5g,猪瘦肉200g,生姜10g,大枣10枚,盐适量。 做法:将猪瘦肉洗净,切片。其余用料洗净,生姜拍烂备用。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煮至肉烂,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脾疏肝,和胃祛湿。适合脾虚肝郁者,症见消化不良、腹胀腹痛、大便稀烂等。 文章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网 上一篇关节肌肉冷痛 试试“三藤一仙汤”下一篇小五味 大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