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养生防疫健脾养心助正气进入5月,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气温渐高,炎暑将临,是天地万物由“生”到“长”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段。人们在初夏之时,养生保健当顺应自然界物候变化而为之,做到“顺四时而适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 初夏养生要做到“三调适” 调适情志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人们的“火气”也随之增加,容易烦躁不安。夏季养生尤其要注重静以养心,切不可大喜、大怒、斤斤计较、悲伤、怨恨等。午后或晚饭后凉爽时可以通过静坐、听舒缓音乐等调节情绪。 调适作息 入夏后应顺应昼长夜短的特点,适当晚睡,坚持早起的同时可以适度午睡,以补偿夜间睡眠的不足。 调适运动 早晚气温较低时可多参与一些户外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但不宜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以免汗出过多,伤津耗气。 初夏时节这样饮食 精力充沛需养脾胃 夏季闷热潮湿,常有人整天懒洋洋,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感觉神疲乏力,吃饭也没有胃口,其实这大多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中医认为,情绪不稳定,经常生气;用脑过度,思虑过多;生活不规律,长期熬夜等,极易耗伤人体的气血。人欲精力充沛,气血充足,首先脾胃功能要好。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一旦出了问题,就难以将饮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输送至全身。夏季易湿气袭体,导致疾病丛生,下面推荐一道可以健脾益气祛湿的四神冬瓜汤,适合日常食用。 材料:芡实20g、莲子25g、鲜山药200g(干品30g)、茯苓15g、冬瓜100g、黄豆30~40粒、猪脊骨1~2斤、生姜5片、红枣4颗、海带少许、食盐适量。 做法:猪脊骨入锅加清水煮沸,去掉浮沫,再加入其他洗净的食材,一起煮开,小火炖1个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祛湿化痰。 养心除烦选用小麦 小麦味甘、性凉,能养心益肾、镇静益气、健脾厚肠、除热止渴、除烦治脏躁,对于体虚多汗、口干舌燥、心烦失眠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还有一种长得不成熟、不饱满、较为干瘪的小麦,名为浮小麦,治疗自汗盗汗的功效很好。下面介绍两道小麦食疗方,以供选用。 小麦粥 材料:小麦粒100g、大米20g。 做法:小麦与大米分别浸泡发胀,洗净后煮粥即可。 功效:安心宁神,利尿消肿。 麦麸薏苡仁莲枣粥 材料:麦麸30g、薏苡仁30g、莲子15g、红枣5枚。 做法:麦麸放入炒锅内,小火炒香后,研成细末。薏苡仁、莲子、红枣用清水浸泡30分钟,红枣去核,三者同入锅。适量加水,先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煮至莲子熟烂,薏苡仁、红枣成羹糊状。加入麦麸末,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功效:养心益血,健脾利湿。 解毒清热适宜甘草绿豆汤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脾、胃经,有调和药性、补中益气、扶正祛邪之功。此外,甘草的解毒功能也为历代医家重视。甘草是药食同源之品,可用于焖饭、煲汤、熬粥、泡水。需要注意的是,甘草不能与强心苷类药物、排钾利尿药及中药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同用,血糖高者也要慎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食用。下面推荐一道能解毒清暑的甘草绿豆汤。 材料:生甘草15g、绿豆100g。 做法:甘草、绿豆洗净,甘草润透切片,绿豆浸泡2小时,入砂锅加水适量,旺火煮沸后,改文火再煮1小时,适温任意饮用。 功效:解毒清暑。中医认为,绿豆性味甘凉,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之功。 初夏居家做好防疫 按照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当下大多数人居家防疫。居家期间,要注意恢复和扶助正气,以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黄帝内经》亦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防治疫病既重视扶正,又重视驱避邪气。气味芳香的药材多有化湿辟秽、防疫保健之功。苍术味辛、苦,性温,气味芳香,能燥湿健脾、祛风除湿、解郁辟秽。可配伍其他药物口服,亦可外用药浴、烟熏,防疫效果较好。《本草新编》称苍术“最能辟邪,宜乎凡有邪气,皆可尽除,何以有效有不效也?夫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然而气虚亦有不同,有气虚而兼湿痰者,有气虚而带燥痰者。苍术补气,兼善去湿,以治气虚湿痰而中邪者,自是神效”。 《本草纲目》记载:“陶隐居亦言术能除恶气,弭灾沴。故今病疫及岁旦,人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这种用苍术烧烟趋避邪气的风俗其实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空气消毒法。现代有研究证明,用苍术1g/m3进行烟熏,1小时后就可达到理想的消毒标准。 还可用苍术做成的香袋、香囊挂于室内或佩于身上,除了趋避邪气,还有安定情绪、改善睡眠、清醒头脑、驱除蚊虫的作用。 此外,也可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齐文升的解毒辟秽方作为代茶饮,取苍术3g、桑叶1g、茅根2g、银花2g、陈皮2g,开水泡服,每次200ml,每天泡3次,共600ml,可加少量冰糖调味。 文章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网 |